(學生通訊員:窦晨紋/攝影:王婧巧)近日,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共護鮮花小隊”赴雲南昆明開展了實踐調研,該實踐隊由社會2201班王婧巧擔任隊長,社會2201班窦晨紋擔任宣傳員,哲學2201班楊冰冰擔任安全員,社會2301顧秋婕擔任通訊員。該社會實踐以“鮮切花産業的高質量轉型發展——以雲南昆明為例”為主題,旨在探尋推動雲南省鮮切花産業的發展現狀,為當地鮮切花産業轉型升級提供可行性發展建議。
彩雲之南,花樣經濟
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曆史積澱,雲南已成為全球鮮切花的重要生産基地,産業規模和産值均位居全國首位,成為推動雲南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十四五”以來,“高質量發展”被列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雲南省鮮切花産業迎來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機遇,也在轉型中遇到了種源研發、集約化生産、品牌建設、電商銷售、等方面的新問題。為深入了解該産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2025年2月13日下午,共護鮮花小隊前往雲南省昆明市鬥南花市等地開展調研,旨在探尋推動雲南省鮮切花産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可行性路徑。
雲南省昆明市鬥南花卉市場
宣傳短闆,市場難題
小隊成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發現,雲南鮮切花産業目前陷入同質化競争困局,呈現出“小、散、弱"的結構特征,一方面昆明、玉溪、曲靖等主産區間尚未建立有效的品牌矩陣與市場分工體系,制約了産業整體競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場推廣創新層面的短闆尤為突出,鮮見結合AR技術、沉浸式體驗等新消費趨勢的營銷案例,在社交媒體運營、内容營銷、跨界聯名等現代傳播方式的應用上也明顯落後于江浙地區花卉企業。
小隊成員在雲南省昆明市鬥南花市調研
技術滞後,品控薄弱
根據對消費者和部分商家的采訪,當前雲南鮮切花種植技術智能化規模化不足、采後處理環節自動化水平較低,從而導緻鮮切花整齊度合格率低,鮮切花質量良莠不齊;此外,目前鮮切花的包裝存在缺乏設計感、與特定應用場景契合度低、包裝回收率低等問題,這不僅不符合綠色環保的生産理念,也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體驗感和滿意度。
調研成員與商家采訪
探本溯源,尋根究底
通過對鮮切花産業鍊進行溯源調查,團隊深入科研機構、種源基地和龍頭企業,通過實地調研發現,一方面是由于對此專業人才的培養不足,科技與生産脫節現象明顯,研發成果無法及時對接生産進行實踐推廣,産業技術創新能力存在嚴重短闆,尤其是在采後保鮮、病蟲害防治等領域缺乏核心技術上的突破。另一方面,對地方市場的地方化政策支持不足,産業政策缺乏對于産業鍊整合的支持與指導,多集中于種植端,對于加工、物流、營銷環節的支持力度不足,産業鍊上下遊協同效應無法得到充分釋放,缺乏統一的行業标準和質量追溯體系,售後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此外,區域化的合作不足導緻其經營分散,資源整合力度不足,無法形成較大規模的聚集效應,缺乏整合力度從而進行大規模品牌建設。
自主創新,市場突破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雲南鮮切花産業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市場競争力。共護鮮花小隊認為,雲南鮮切花産業應加大種源自主研發力度,減少對國外品種的依賴。同時,積極開發适應本土生态、地理環境的種源品種,提升自主知識産權品種的市場占有率。此外,還應加強産學研合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雲南鮮切花産業将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挑戰,實現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