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賢大講堂】重慶大學馮顔利教授莅臨我院講學

發布者:姚春平發布時間:2025-03-17

(通訊員 楊詩涵)3月15日下午,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馮顔利教授受邀來到我院,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當代三個懸而未決的正義問題”的精彩講座。講座由顔岩教授主持,學院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參加了此次會議。

講座伊始,馮顔利教授從羅爾斯的《正義論》及其在國内外的廣泛影響引入話題,指出正義問題一直是哲學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羅爾斯的理論為現代正義研究奠定了基礎,但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在面對殘障人士的正義、全球正義以及動物權利等新興問題時。馮顔利教授提到,這些問題在馬克思的理論框架中找到了新的思考路徑。

馬克思政治哲學的核心問題意識在于“人的解放”。馬克思不僅關注經濟領域的公平,更強調社會制度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影響。馮顔利教授指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尤其是對資本與勞動關系的剖析,揭示了社會不平等的根源。這種批判性視角為理解現代社會中的諸多問題提供了深刻的理論基礎。

在講座中,馮顔利教授結合中國社會的現實問題,深入探讨了馬克思政治哲學的應用價值。以教育公平為例,當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重點學校與重點班的設置等問題,加劇了社會階層的固化。馬克思的理論提醒我們,教育應當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共事業,而非少數人的特權。類似地,在醫療領域,醫患矛盾、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也凸顯了公平正義的缺失。馬克思強調醫療的公共性與福利性,認為醫療應當保障人民的基本健康權利。

馮顔利教授還提到,馬克思政治哲學對全球正義問題的關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現象愈發突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馬克思的理論超越了民族國家的狹隘視角,呼籲國際社會推動全球資源的公平分配,實現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在探讨馬克思政治哲學研究的未來方向時,馮顔利教授指出,未來的研究應當注重跨學科合作,結合法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學科視角,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提供更全面的理論支持。同時,研究者需要具備全球視野,關注全球正義、全球治理等問題,推動馬克思政治哲學的創新發展。

馮顔利教授的講解深入淺出,既有理論的高度,又貼近現實問題,引發了在場師生的強烈共鳴。講座尾聲,馮顔利教授耐心回答了學生的提問,并與大家展開了深入的學術交流。本次講座至此圓滿結束。


科學研究

    最新更新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