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行萬裡】潮起五四廣場,薪火永續傳承——探究紅色文化資源教化作用機制

發布者:陳意萍發布時間:2025-03-19

(學生通訊員:禹亭含/攝影:嶽艾嘉)為深入挖掘五四精神的時代價值,探索紅色文化資源在新時代的教化作用,由馮盼慈、黃藝、禹亭含、嶽艾嘉組成的社會實踐團以青島五四廣場為核心研究對象,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調研—數據分析—創新實踐”四維聯動模式,開展了深度調研。團隊結合理論研究與沉浸式的實地文化體驗,為紅色文化資源教化作用的探索提供青年方案。

圖1山東省青島市五四廣場

理論築基:以文獻研究錨定調研方向

團隊系統地梳理百年五四精神研究脈絡,通過手工檢索、網絡資源檢索等方式收集了關鍵詞“五四精神”相關的文獻并進行了文獻梳理,為項目的合理性提供理論基礎。同時,團隊搜集了國家地方的相關文件,尤其是青島市地方發布的相關内容文件,把這作為調研的背景與基礎。團隊認真學習了“五四運動”的曆史并對五四廣場的深度意義進行了調研,形成了“曆史記憶——空間叙事——情感共鳴——行為轉化”四維度的理論框架,這為後續的調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2團隊成員查找文獻

多維調研:探究五四廣場的實況

團隊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保留針對性問題,來到五四廣場進行實地調研。通過線上問卷與線下空間測繪、行為觀測、深度訪談的方式直接和間接獲得了五四廣場作為紅色文化旅遊資源發揮教化作用的現狀。此外為形成對比研究,團隊對青島其他的紅色文化資源的教化情況和影響力進行了調研,如魯迅公園、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在實地調研烈士紀念館以及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的人流量,并與附近其他景點橫向對比後,發現這兩個景點相較于其他地方,人流量少的問題極為突出。随後我們對所有訪談内容和數據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得出結論,根據結論團隊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方案,并聽取指導老師的建議,不斷地進行細化和修改。

圖3青島革命烈士紀念館   圖4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

創新實踐:打造“海風裡的思政課”

團隊根據調研結果和方案進行了宣傳,使用線上+線下雙重原創方式,不斷擴大五四廣場作為紅色文化旅遊資源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将其曆史深度内涵和意義用現代科技的方式進行形式創新,使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更大地發揮教化作用,并取得了不錯成效。

圖5 圖6魯迅公園

潮湧膠州灣,薪火永相傳。團隊用青春智慧解構時空的教化密碼,讓五四精神的火種随着黃海浪潮奔湧不息。在未來,我們将會繼續發揮新時代青年的作用,用科技與人文的雙槳劃出紅色基因代際傳承的嶄新航迹。當青春脈搏與曆史心跳同頻共振,新時代的紅色火炬必将照亮更遠的征途!





學院新聞

    最新更新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