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導師團隊】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組:勤教善研促成長,啟智潤德以緻遠

發布者:王路芳發布時間:2024-09-10

一、思政育人,培根鑄魂

馬克思主義哲學導師團隊緊扣立德樹人主線,堅持德育為先、五育并舉,善于用哲學“小故事”講述思政“大道理”。在每年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團隊教師始終強調立德修身是做學問的根本,向同學們提出了殷切希望和要求。第一,明了“為誰而學習”。作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應當樹立解決人的精神和心靈歸宿的問題,或者解決百姓的生計問題,或者解決文化傳承的問題的學術理想和學術情懷,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第二,正确處理“為人”和“為學”的關系。“為人”是指做一個“愛真實,惡虛假”“行有所止”的追求“真、善、美”的“好人”,為“為學”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礎。第三,培育對學術的敬畏之心。孟子在論及如何做一個君子或大人時曾經講過“先立乎其大,則其小不可奪也”,就是說我們應當超越對現實利益問題的考慮,努力追求學術理想。第四,培育身心和諧的健全人格。人本質上決定了人的價值的實現必須在保持自我身心和諧的基礎上,學會以尊重他人、尊重社會為基礎的交往能力,為實現自己的價值和自由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為提升思政育人質效,團隊成員在《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研究生論叢》等期刊發表思政類論文10餘篇,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專業教學之中。

、科研育人,守正創新

“走學術之路,要能坐‘冷闆凳’”,這不僅是團隊教師時常叮囑學生的話語,也是他們筆耕不辍,一以貫之的理念。近年來,團隊教師在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一般和其他省部級社科基金課題等10餘項。言傳身教,授人以漁,團隊教師以多種形式給學生傳授科研經驗和技巧。一方面,團隊教師以“句讀法”幫助學生回到文本的原初語境,培養學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習慣,不斷增強學生理論素養,為日後的科研創作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以經驗技巧傳授為提升路徑,團隊教師通過寫作課程、騰訊會議和一對一論文逐句批改等形式,定期為研究生學術寫作提供指導。從學術規範、論文框架、遣詞造句到标點符号,團隊教師精益求精。“好論文的标準是什麼?”“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論文?”當學生問及這些問題時,團隊教師常說:“好論文都是改出來的,百鍛為字,千煉成句,這是做學問之人不能丢掉的基本修養。”在閑暇之餘,團隊教師時常以自身求學經曆的失敗與坎坷鼓舞學生。每一次分享都映照着他們設身處地幫助學生攻克寫作與科研難關的良苦用心。在團隊教師悉心指導下,多名學生在校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多次在國内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名學生獲得科研成果獎、學術論文獎等獎項,多人參加國内各類重要學術會議。

課程育人,化教于心

“良師必須堅守課堂。”團隊成員從教少至數年、多至三十餘年,他們深深熱愛着“教師”這一職業,努力踐行着“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使命。在課程内容選取上,團隊教師定期集體備課、研讨課程設計和教學方法,動态修訂教學大綱、教案等教學資源,注重知識銜接與價值遞進。團隊教師有趣又有“料”的課程獲得如潮好評,“老師經常會給我們講哲學小故事,比如‘蘇格拉底與麥穗’‘王國維的三種境界說’等等,在一個個鮮活的小故事中,深奧的哲學理論化繁為簡,拉近了我們與宏偉巨著之間的距離”。在教學改革方面,教師團隊構建先學後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注重采用案例式、專題式、讨論式、啟發式、問題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内驅力。在教學成效方面,教師團隊主講的《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團隊成員主編、合著和參與編寫了30餘部哲學教材和參考用書,包括國家規劃教材和财政部特色教材。團隊已累計培養(畢業)博士研究生58人,碩士研究生151人;目前在讀博士研究生22人,碩士研究生40人。培養研究生在校期間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多人參加國内各類重要學術會議,8人獲得國家獎學金,87人獲得省級或校級優秀碩士論文,獲得“優秀研究生”“優秀研究生幹部”等榮譽130餘人次。畢業生多在高校或事業單位就職,并逐漸發展成為單位骨幹。

四、躬身育人,潤心築夢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團隊教師以赤誠之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生活是一本大書,光靠埋頭苦學是不夠的”,這是團隊教師經常鼓勵學生的話語。在指導學生走學術之路要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同時,團隊教師從生活的多方面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通過一對一談心會和師生聯誼活動,團隊教師主動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及時了解學生近期的思想動态和情緒變化并及時幫助學生疏導壞情緒。團隊教師在課間空隙還經常和學生分享自己的作息規律,叮囑學生堅持鍛煉,注意勞逸結合和均衡飲食。了解到學生學業生活困難,團隊教師不僅每月為學生提供資助,對學生的優秀科研成果予以獎勵,還為學生推薦學校勤工助學崗和校外實習機會,做學生的“燃燈人”。畢業前夕,為緩解學生的論文壓力和就業壓力,團隊教師保持與學生定期線下交流,同時還通過微信、QQ與電話等方式進行信息溝通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态面對未來。“與這些老師相處的三年,最大的收獲是結識了幾位良師益友。”一位即将走向教師崗位的碩士研究生這樣說道。“團隊的每一位教師以自身言行讓‘為人師表’這一詞具象化了。至于我将如何書寫教師新篇,他們已經提供了參考答案。”

、實踐育人,服務社會

“理論知識要想在實踐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光靠教材是不夠的,還必須靠實踐發力”,團隊教師如是說道。為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引導學生将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團隊教師躬身力行。通過參與普通高中選修課程教材《曆史上的哲學家》編寫,參加政協洪山區委員會會議,赴郏縣大課堂講學,在湖北省民盟主題教育中進行理論宣講等社會服務活動,團隊教師率先垂範,以知行合一的實幹擔當凝聚育人合力。近年來,團隊教師所指導研究生累計60餘人積極入黨,參與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達600餘人次,服務時間超過2000小時。“課堂并非隻能開設在教室裡,還能開設在大自然中,開設在舞台上,要敢想、敢做。”這是團隊教師培育學生始終堅持的理念。将課堂“搬進”企業、“搬進”大自然,團隊教師多次帶領研究生赴武漢市生态有機農業公司展開調研和學習,赴恩施及周邊地區進行實地考察,以生态實踐輔助學術科研,讓理論之花盛開在實踐之土中。通過參與編排以研究生為主體的“曙色”“河山之際”舞台劇,團隊教師将舞台變成課堂,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品悟哲理。為培育挺膺擔當的新時代青年,團隊教師還特别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向下紮根,“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

六、協同育人,全面培養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團隊教師有着一套“獨門秘訣”。每一次授課的間隙,團隊教師都會不厭其煩地囑咐學生:“自覺自修,主動學習”“再堅持一會,再多看一點,再多思考一些”。他們認為研究生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做學習的主動者、當有分享的閱讀者、成為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所以在學生剛入學時,團隊教師一般不會給學生指定某個方向或課題,而是會有一個“緩沖期”。在這段時間裡,教師們為克服信息化時代學生們獲取知識渠道便利但碎片化嚴重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都會有意識地為學生推薦相關閱讀書目和延伸讀物,鼓勵學生積極探索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對學科發展或對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并解釋道:“如果直接給我們一個确定的論文題目,就難以培養出一個好的學術品位”。為了更好地滿足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需求,團隊教師不僅專門辟出部分課題經費,前往國家圖書館等獲取學科最前沿文獻資料,為研究生購買專業書籍,還多次邀請國内外著名學者和專家舉辦講座,鼓勵并資助研究生參加校内外學術研讨會,邀請學生參加團隊科研項目,為研究生未來從事科研或實務工作提供良好平台和機會。


團隊簡介:

馬克思主義哲學導師團隊由6位教師組成,教授5人,講師1人。團隊成員均為長期從事教學和研究生培養、科研成果突出的一線教學骨幹。其中,1人入選教育部特殊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級百千萬人才、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一層次)、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湖北省第三屆“最美社科人”,2人入選湖北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家,2人入選文瀾青年學者。團隊成員所在教研室榮獲“湖北省高校優秀基層教學組織”“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優秀碩士導師組”“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号。團隊成員始終堅持厚植家國情懷,秉持以思想政治為引領的育人理念,肩負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使命和責任,全方位落實教育部和學校要求的導師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