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Thomas Pogge教授訪問我院

發布者:姚春平發布時間:2024-05-24

(通訊員 王航)2024521-24日,來自耶魯大學的湯慕思·博格(Thomas Pogge)教授應約對我院進行了訪問并開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動。

 Thomas Pogge教授系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先後執教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現為耶魯大學萊特納哲學和國際事務講席教授(Leitner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全球正義項目中心(Global Justice Program)主任。他曾師從20世紀著名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被視為羅爾斯最知名、最傑出的弟子之一。在多年的學術生涯中,他不僅在政治哲學尤其是羅爾斯正義理論、康德哲學、國際政治事務等領域發表了大量的著作和論文,而且還身體力行,帶領其創始并主持的耶魯大學“全球正義項目“團隊積極奔走,緻力于幫助解決全球貧困、氣候變化等問題并建立一個公正的國際秩序。因為他在多方面的傑出成就,他也因此被視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Pogge教授與中國亦有很深的情緣,訪問中國逾百次,也曾多次到訪武漢。此次來訪,系他第三次訪問本院。

       521日晚6點半至9點,Thoams Pogge教授在文沛樓二樓多功能報告廳為我院師生做了一場題為“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公正全球秩序”(Toward a Just Global Order with Common Prosperity)的講座,講座系我院“希賢人文大講堂·海外名家系列講座”本年度第三期活動。講座由王成軍老師主持,何建鋒、龍智生、張旭斌等老師,我院部分學生以及來自于我校法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和武漢大學法學院等兄弟院系的四十多名聽衆參加了講座。

 講座在主持人王老師熱情洋溢的介紹和聽衆們熱烈的掌聲中開場。一開始,Pogge教授就提醒聽衆注意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此即,我們都公認“免于貧困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然而,我們卻可以觀察到這一事實:從這一理念被提出并被世界廣泛接受以來,世界總産品增加了18倍,全球平均收入(按PPP計算)也至少增長了5倍,然而,全球的貧困人口卻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總體上呈現增多趨勢,盡管像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已取得了偉大的減貧成就。現今,全球仍有42%的人口負擔不起健康飲食(按每人每天3.66美元計),這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所承諾的消除貧困的目标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同時,我們也可以觀察到其他一些令人憂心的現象,比如戰争、生态惡化、對新技術的管控缺乏共識等。Pogge教授警告說,如果當今的我們沒有道德進步(moral progress),那麼,因為這些問題所帶來的風險和挑戰,我們人類已經取得的發展成就将付諸東流,人類将陷入非常暗淡的前景。

 在Pogge教授看來,這些現象的出現,要歸結于一種不公正的國際秩序和政治行為體的錯誤認知。目前,世界範圍内的政治行為體仍然執著于獲得權力,而國際秩序和國際決策則由富有的強權主宰。而在這些政治行為體眼中,國際社會就是一個相互提防和對抗的“叢林”,這緻使全球秩序呈現為一個基于審慎的動态平衡,正如羅爾斯的“将就模式”(modus vivendi)這一術語所描述的那樣。這一模式雖然好過完全沒有規則的霍布斯式的自然狀态,但它的規則卻常常有利于那些實力較強的國家,整體秩序也可能随時會因為國家實力的螺旋式上升或下降而失去平衡,而在這種失衡過程中,因為憂懼于其他國家,國家之間會陷入激烈對抗而非尋求相互間的信任和真正有益于全球的協議。比如,為了維持其強權地位和影響,美國這樣的國家甚至會以“國家安全”或“維護本國價值”為借口,以非道德的、肮髒的、違反自己所标榜的價值的方式行事。

 Pogge教授分析了我們之所以會陷入這種相互對抗的“将就模式”的原因。在他看來,國家的整體政治實力通常包含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和“軟實力”這三個要素。然而,一個國家的整體政治實力卻并非這三個要素的簡單加權,因為,三個要素之間也有着“彙率”(exchange rates),且其彙率會随着全球政治氣候以及國家内部的多種利益的消長而變化。再加之,從成本來說,制造沖突和敵意總要比避免和終結它們更容易。因而,對于尋求主導國際權力分配的行為體來說,為提升其國家的權力,暴力就總是一種可行的選項。這些行為體的決策會影響世界政治氣候,而世界政治氣候反過來又影響這些行為體的決策,導緻一個惡性的循環,這樣一來,國家間就無法達成真正的、穩定的“永久和平”。

 在Pogge教授看來,為提升其政治權力,每個國家都會将最多的資源配置到其比較優勢最大的領域。比如,美國的軍事實力相較于其經濟實力和軟實力來說要明顯強于世界其他國家,因而,它會将精力和資源大量投資到制造沖突和戰争當中,既然隻有令世界走向戰争或走到戰争的邊緣,對于其利用超強軍事實力來維護其國際權力來說是最有利的。而中國、歐洲、印度等以經濟實力或軟實力為其比較優勢的國家,天然地會以和平為其追求,既然隻有和平的國際環境才最符合其發展利益。這樣一來,擺在中國等國家面前的選擇有兩個,一個是大力發展其軍事實力以與美國對抗,另一個選擇,同時也是更合理的選擇,乃是通過與德國、西班牙等歐盟國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等南方國家建立聯盟,投資于一個基于國際法規則的、将軍事實力邊緣化的秩序。

 Pogge教授認為,為防止人類在現行的這種“将就模式”中陷入深淵,我們必須努力尋求一種公正的、實現共同繁榮的新的國際秩序,并建立一個道德化的世界,也即,一個以人類共同價值為基礎,而非以實力對抗為核心的世界。在他看來,這并非是不可能的,因為,就國内政治而言,一些較為先進的國家已經提供了啟發。比如,在某些社會當中,“反裙帶主義”已經深入人心,任何履行公職或參與公共事務的人都被期望能秉持“無偏私性”(impartiality),不能因為其私人利益而影響其在公共事務當中的決斷,否則,他或她就會遭到社會公衆的普遍反感和批評。在Pogge教授看來,這種道德規範同樣可以在參與國際政治的行為體及其國民心中得到内化,以至于當一個政治行為體為了其偏私之利而違反了相關規則的時候,世界上的人們包括其本國國民都會普遍反感,而這會對其形成必要的道德約束。他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要在國際間建立新的以“無偏私性”這樣的“排斥性的道德理由”為約束的制度或機構。借助于這些道德規範和相關制度或機構,世界各國及其人民才能真正建立相互間的信任和保證,當前的國家間的權力對抗才有可能轉向對于基本正義和全球共善的共同承諾,各國也才能實現共同安全和發展。

 那麼,哪樣的制度或機構才是可行的候選?在Pogge教授看來,這樣的制度或機構其宗旨應該無關于權力競争,其對規則的遵守應該是可被監察的,而且,其所具有的道德重要性還應該被世界各國人民廣泛地接受并欣賞。鑒于這三個标準,目前來看,要建立一個道德化的、永久和平的世界,一個非常有希望的起點是:我們應該建立一種類似于“全球影響力基金”(Global Impact Funds)機制,消除當前的專利版稅制度對于全球貧困人口在獲得醫藥和綠色技術方面的阻礙,在以影響力獎勵來确保創新者的創新動力的前提下,讓全球貧困人口能夠獲得免版稅的、低價的醫藥與綠色技術,緩解并消除全球貧困和極端的不平等狀況。以這樣的可行的機制為起點,Pogge教授相信,人類終有可能建立一個共同繁榮的、永久和平的全球新秩序。最後,他也希望中國能在這一進程中扮演一種更大的領導角色。

  Pogge教授雄辯且鼓舞人心的演講獲得了在場聽衆的熱烈反響,師生們就“如何界定正義”、“真正的無偏私性如何可能”、“怎麼在國際層面處理公平和效率”、以及美國的霸權主義和國内政治等問題紛紛向其發問,他則以清晰的條理回應了這些問題。最後,在現場聽衆熱烈的掌聲中,此次講座活動圓滿結束。

      522日下午300-600,在文沛樓六樓會議室,來自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學院的約30名師生又與Pogge教授舉行了一場以“與Thomas Pogge教授聊天”(Talk with Prof. Thomas Pogge)為主題的座談會。座談在非常輕松的氣氛中進行,面對當代的這位一流哲學家,同學們抛出了各種各樣的話題,包括“同情這樣的道德情感在構建正義秩序當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如何看待當前的巴以沖突,其解決的前途何在”“某些共識會不會導緻各種人群對差異的意識并進而導緻沖突對抗”“當前的大數據運用會将一些被懷疑有犯罪傾向的特定人群貼上标簽并加以監控,這是不是一種歧視且導緻非正義”“某些社交媒體用戶直播戰争場面并以此獲利是否道德”等等。對于這些話題,Pogge教授耐心地做出了回應并同在場的師生進行了讨論。其言談之中的缜密邏輯和敏銳洞見盡顯一位真正的哲學家的豐采,而其人所懷有的耐心、善意、心憂天下的責任感與人格魅力亦使在場的師生們如沐春風。座談由王成軍和張旭斌老師主持,陳薇、柳丹飛等老師參與了座談。

       在Pogge教授整個訪問期間,主賓雙方還就進一步的交流合作交換了意見。最後,王成軍老師代表學院師生對于Pogge教授的此次來訪,尤其是其精彩的演講和令師生們受益匪淺的座談會表示了誠摯的感謝,而Pogge教授也對于能受邀訪問表示了衷心的謝意,并期望在将來繼續同我院師生保持密切交流。

 


科學研究

    最新更新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