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博論壇】張星萍:國外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理論研究

發布者:王路芳發布時間:2022-10-04

張星萍:國外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理論研究

【作者簡介】張星萍,曾就讀于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20216月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指導教師為王雨辰教授。2020-2021學年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

【論文簡介】本文的研究意義:第一,國内外相關研究呈現出重闡釋而輕評述、重人物而輕問題、重理論而輕實踐的點狀式格局,因此需要從總體上對這一問題進行曆史邏輯的梳理與理論内涵的挖掘是十分必要的;第二,我國在大力發展科技的同時遭遇價值失落、技術壟斷、環境污染等一系列難題,而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相關讨論對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因此,本研究不僅對于我們把握國外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理論發展的内在邏輯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于我們如何正确處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科學技術社會效應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論文從現實基礎和思想淵源的兩個方面考察其生成語境,回答為什麼技術問題成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普遍關心的理論命題;其次,論文從縱向和橫向的兩個維度探究它的曆史演進和基本内涵,回答國外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理論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再次,論文考察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技術批判思想,回答這一理論走向何方的問題;最後,基于曆史唯物主義視野對其進行客觀評價,挖掘其中有利于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進程和生态文明建設的理論資源。據此論文認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對科技異化現象的探索大緻經曆了“物化批判—文化批判—生态批判”的演進過程,且是以技術合理性問題為理論主題、以社會批判為理論框架、以人的自由和解放為價值訴求來構築技術批判理論大廈。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因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彈性化、數字化和加速化發展趨勢的影響,在承繼社會批判傳統的同時廣泛汲取當代西方哲學的理論養分,從多元的、微觀的、邊緣的視角審視技術的合理性及其社會效應。在對其理論得失加以評價的基礎上,論文指明我國在向世界強國之列邁進的過程中應當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堅守技術研究的曆史唯物主義立場,二是重建技術的人文向度,三是反對物質主義價值觀,四是發展科技含量高而污染較少的生态技術。

論文的創新之處體現在内容的全面性、視角的獨特性和方法的新穎性。一方面,綜合運用文獻分析法、對比研究法、曆史與邏輯相統一等方法重構國外馬克思主義技術批判的思想軌迹,不僅有利于豐富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理論體系,而且跟進了它的當代新發展;另一方面,采取學科融合的整體論視角深入挖掘其理論内涵,有利于打破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西方技術哲學之間的學科壁壘。

 

研途心語

歲月總在不經意間提醒着我距畢業已快兩年了,但每當回想起這三年半博士生涯的點點滴滴不免五味雜陳。既有對自己堅持不懈完成學業的如釋重負,又有對陪伴我成長的師長和親友的拳拳感激之情,還有對單純而美好的校園時光的深深眷戀。在此,我想分享以下幾點經驗:

勿忘初心,不負韶華。盡管每個人選擇讀博的初衷可能不盡相同,但是對知識的渴求和不安于現狀卻是有着驚人的相似。正因如此,我毅然放棄了在家鄉安穩的工作和生活,投入新的學習旅途,而嶄新的知識領域和未知的人生旅途讓我惴惴不安,唯恐辜負了老師和家人的殷切期盼。所以,當我在學習遇到瓶頸、投稿屢屢被拒、身體每況愈下時,總是告訴自己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該無怨無悔,作為成年人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不能輕言放棄,人生哪會有幾個三年又三年讓我去肆意揮霍呢!于是,那些從前不曾啃過的書、不願熬的夜、不敢想的事、不會的生活技能竟也一一做到了,這段念書的日子過得略有煎熬卻也充實而有趣。

敏學勤思,多踐善悟。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說:“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這就意味着哲學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而且還要時刻關注自己所處的時代面臨的現實困境。對我來說,從科學技術哲學轉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跨度使我在專業課學習的過程中略顯吃力,而一直待在學校無憂無慮的生活讓我對社會問題缺乏敏銳度。為了彌補在理論和實踐上的短闆,我一方面花大量的時間閱讀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著作和最新文獻并堅持做讀書筆記,把偶爾迸發的思想火花記錄下來再去“小心求證”;另一方面在導師王雨辰教授的帶領下參加多次國内相關學術會議并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所涉及到的資本批判、技術正義、生态文明等諸多現實問題,從而更好地把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

尊重師長,與人為善。盡管文科生不像理工科學生那樣整日泡在實驗室裡,但他們的生活也充滿了“論文虐我千百遍,我待論文如初戀”的苦澀,我亦不例外。然而,融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情誼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緩解焦慮、失落、恐慌等負面情緒,因為我在與學識淵博、豁達樂觀、閱曆豐富的王老師交流的過程中獲得了直面困難的勇氣,在與體貼入微、風趣幽默、朝夕相處的同學們交往的過程中收獲了共擔風雨的友誼。何其有幸,在讀博期間遇見了指引我前行道路的恩師王雨辰先生,他的傾囊相授、諄諄教誨和言傳身教使我終身受用;同時還遇見了一衆志同道合的友人,無數個挑燈苦讀的夜晚有了他們的陪伴變得異常溫暖、學習面臨的瓶頸在同他們的高談闊論中豁然開朗、生活遭受的打擊被他們調侃成上天派來考驗我們的“小精靈”。我想倘若沒有師長和朋友的博士生活,那必将是毫無生氣的一潭死水。所以千萬别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島,要敞開心扉廣交良師益友。

合理規劃,健康生活。時間就像是一位鐵面無私的判官,在任何人面前都保持自身的平衡而不至向某一方傾斜。顯而易見,那些善于規劃、懂得安排時間的人使自己的生活井然有序,但我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之所以特别提及這一點,是因為現在想來我缺乏對生活的合理謀劃以至于走了不少彎路,尤其是博一時沒有認真思考畢業論文的選題,而那些全憑個人興趣的前期研究總是淺嘗辄止,使我在撰寫畢業論文時不免感到時間緊迫,還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此外,還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分配學習和娛樂的時間,畢竟身體的病痛會直接影響人的心情和學習效率。前車可鑒,希望我的同路人引以為戒,不僅妥善安排博士三年的學習時間,而且預留出用以鍛煉身體、放松心情的休閑時間,在勞逸結合中順利完成學業。

博士生涯的結束宣告了我青椒生涯的開始,在坐落于曉南湖畔的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也逐漸從一個懵懂無知的“科研小白”成長具備一定科研能力的“科研新人”。今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定當常懷敬畏之心繼續深化和拓展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以認真負責的态度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與諸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