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章

發布者:湯彪發布時間:2022-12-01

姓名:樂章                 性别:男

籍貫:湖北英山人           民族:漢

系:社會學系               教研室:社會學

是否博導:是               是否碩導:是

職稱:教授(二級)

Emailyuezhang@zuel.edu.cn

現任職務: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

社會任職:中國人口學會老齡化專委會專委,湖北省公共管理學會理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社會救助分會理事;湖北省科技項目入庫專家、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智庫特聘專家,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特聘專家;多種期刊審稿人。

講授課程: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社會救助與社會保障

研究方向:社會政策與社會保障;鄉村振興與社區研究;人口老齡化與老年健康

 教育經曆

(1) 2002-09  2006-06, 南京大學, 社會學, 博士

(2) 1998-09  2000-06, 華中科技大學, 社會學, 碩士

(3) 1989-09  1993-06, 華中師範大學, 漢語言文學, 學士

工作經曆

(1) 2022-11至今,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社會學系, 教授

(2) 2010-12 2022-11,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公共管理學院, 教授

(3) 2008-09 2011-12,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博士後

(4)2005-07  2010-11,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5) 2000-07  2005-06,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 公共管理學院, 講師

(6) 1993-07  1998-06, 武漢葛化工業集團公司, 教育處, 助教

在《中國人口科學》、《中國農村經濟》、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等中英文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含會議論文),其中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十餘篇;主編國家級教材1部,出版學術專著2部,譯著1部;有多項智庫與社會服務成果被政府部門采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規劃項目及其他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十餘項,主持發改委、人社部門、民政部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橫向科研合作項目二十餘項。曾獲第二屆湖北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2011年,序一)和武漢市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序一)等獎勵。


一、著作和教材

[1]   專著:農村社會管理的組織基礎研究,獨撰,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3月。

[2]   譯著:質性研究中的資料分析,合譯序一,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6月。

[3]   專著:制度、組織與組織化制度:長陽合作醫療個案研究, 獨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1月。

[4]   教材:社會救助學(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5月。

[5]   著作:福利管理, 合著序一,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7月。

 

二、期刊論文

[1]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alls and anxiety among elderly Chinese individual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functional ability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2,301: 300-306.

[2]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 of Retirement on Health Behaviours in China: Causality, Heterogeneity and Time-varying Effect.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2.

[3]   Can community-based care moderate widowhood's health impact? -A longitudinal study among older Chinese adults. 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2022.

[4]   Optimism and survival: health behaviors as a mediator—a ten-year follow-up study of Chinese elderly people. BMC Public Health. 2022, Apr 6;22(1).

[5]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idowhood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mong Chinese Elderly People: Do Gender and Widowhood Duration Make a Difference? Healthcare, 20219: 991.

[6]   The evolution trend of availability of China’s community-based care servic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elderly people: 2008-2018.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2021, 20:203.

[7]   父母離異、情緒控制力與青少年偏差行為——基于20142015學年CEPS數據的潛在剖面分析[J].西北人口,2022,43(05): 1007-0672.2022.05.007.

[8]   湖長制對水環境治理效果的影響研究——以武漢市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22,31(05):1125-1136.

[9]   縣域統籌視角下農村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22(07):133-142.

[10]  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對中老年人醫療費用支出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J].新疆農墾經濟,2022(02):38-46.

[11]  人口老齡化與醫療費用增長——基于醫療費用集中度和持續性的視角[J].人口研究,2021,45(05):104-116.

[12]  黃河流域生态補償的水環境治理效應——基于雙重差分方法的檢驗[J].資源科學,2021,43(11):2277-2288.

[13]  中國農業面源污染的空間差異與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1,42(06):1137-1145.

[14]  老年人醫療費用支出及其影響因素——基于樣本選擇分位數回歸的實證分析[J].新疆農墾經濟,2021(10):48-57.

[15]  非農就業與農村居民的社會信任:基于福山命題的實證考察[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1(05):85-93.

[16]  疫情沖擊下的農業規模經營:風險應對能力與改進路徑[J].農業經濟與管理,2021(01):30-37.

[17]  社會資本對農村老人健康的影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9(06):34-45.

[18]  鄉村人居環境質量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基于2016年中國勞動力動态調查村居數據[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04):45-52+74.

[19]  疫情沖擊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生計風險與生計重建[J].新疆農墾經濟,2020(08):54-60.

[20]  農村老年人老化态度變動軌迹:基于積極老齡化框架的實證考察[J].南方人口,2020,35(04):68-80.

[21]  熟人社會:村莊社會資本水平及其差異[J].農業經濟問題,2020(05):66-78.

[22]  新型社會救助的制度邏輯與立法建議[J].中州學刊,2020(03):76-80.

[23]  美好生活的社會保護水準:社會政策體系中基本生活需要标準的建構[J].求實,2020(02):65-75+111.

[24]  創業資本與創業農民的創業收益[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01):68-74.

[25]  和諧勞動關系背景下勞動者超時工作研究——基于CLDS數據的實證分析[J].西北人口,2019,40(06):93-100.

[26]  互聯網使用對農村居民幸福感的影響研究[J].調研世界,2019(08):9-15.

[27]  收入還是替代:子女數量與中國女性勞動參與[J].南方人口,2019,34(03):46-56.

[28]  環境污染與村莊經濟:基于“EKC”假說的實證檢驗[J].廣東社會科學,2019(03):31-41.

[29]  收入是低保制度的唯一認定标準嗎?——基于政策文本與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的分析[J].學習與實踐,2017(07):88-97.

[30]  醫療服務對農村老人失能狀況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CLHLS數據的經驗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06):124-132.

[31]  農村地區養老脆弱性的省際差異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10):144-151.

[32]  新農保制度家庭捆綁繳費模式辨析[J].中州學刊,2016(10):72-77.

[33]  家庭禀賦、社會福利與農村老年貧困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6,37(08):63-73+111.

[34]  生計資本視角下城鄉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比較——基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2013)的實證分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6,14(04):61-67.

[35]  個體化與社會共生[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03):67-70.

[36]  民營養老機構政府扶持:研究進展與若幹争議[J].學習與實踐,2016(04):104-110.

[37]  農村土地的流入與流出:基于CHARLS數據的實證分析[J].新疆農墾經濟,2016(03):17-23.

[38]  養兒防老、多子多福與鄉村老人養老傾向[J].重慶社會科學,2016(03):59-67.

[39]  失獨家庭扶助的定位及其可操作性[J].重慶社會科學,2015(11):87-94..

[40]  刑滿釋放人員的社會保障權益維護研究[J].社會保障研究,2015(03):55-58.

[41]  鄉村發展、鄉村秩序與鄉村社會變遷——基于十省農戶調研數據實證分析[J].西北人口,2015,36(04):96-101+108.

[42]  城市貧困家庭的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基于武漢市三個典型社區的實證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5,13(04):70-75.

[43]  員工福利外包:内涵分析、決策機制與風險規避[J].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15,31(07):98-101.

[44]  從鄉土倚重到社會理性:新生代農民工城市融入的社會支持轉向[J].人口與社會,2015,31(03):59-66.

[45]  政治參與、基層領導與村民自治組織功能研究——基于10省農戶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行政科學論壇,2015,2(03):20-25.

[46]  新農合政策效果評價及其解釋——基于2014年農戶調查數據實證分析[J].西北人口,2015,36(03):81-85.

[47]  組織途徑、組織效果與農民組織化問題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02):24-29+45.

[48]  延遲退休年齡:研究進展與若幹争議[J].社會保障研究,2015(02):107-112.

[49]  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功能與農民政治參與程度——基于十省農戶調查數據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2015,29(02):23-28.

[50]  長江經濟帶沿江小城鎮建設研究——基于湖北省沿江城鎮調查數據的分析[J].中國人口科學,2015(01):106-114+128.

[51]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的一部力作——簡評《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完善研究》[J].中州學刊,2014(05):176.

[52]  長期護理制度的啟示[J].社會保障研究,2014(02):92-96.

[53]  逆向選擇、理性不及與農民的新農合拒參行為[J].财經問題研究,2014(03):94-100.

[54]  韓國新鄉村運動述評及其啟示[J].新疆農墾經濟,2014(01):89-92.

[55]  政策變遷視角下的台灣地區養老金危局分析[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6(05):118-122.

[56]  台灣養老金困局及其警示[J].人口與發展,2013,19(04):90-94.

[57]  去商品化視角下的中國養老金問題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3,11(03):78-82+110.

[58]  依賴與獨立:新農保試行條件下的農民養老問題[J].中國農村經濟,2012(11):88-96.

[59]  社會管理視角下的農民組織化問題研究——基于十省市千戶農民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12(10):26-30.

[60]  生計資本、生計風險與農戶的生計策略[J].農業經濟問題,2012,33(10):100-105.

[61]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福利效應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2(02):87-92.

[62]  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職業發展規劃研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1(10):29-33+37.

[63]  财經類專業學生科研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109-112.

[64]  小農組織化與農戶組織參與程度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01):91-98.

[65]  後危機時代人力資源風險管理——基于ERM理念的人力資源風險整合管理框架[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0(06):15-19.

[66]  農民就業問題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0(03):34-39+56.

[67]  專業學位改革中MPA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出路[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0,8(02):155-157+166.

[68]  農民土地流轉意願及解釋——基于十省份千戶農民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0,31(02):64-70+111

[69]  福利多元主義視角下的醫療保險政策分析[J].公共行政評論,2009,2(05):37-51+202.

[70]  城市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風險及其規避[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9(02):73-77+112.

[71]  和諧社會進程中的農村社會保障立法研究[J].學習與實踐, 2009(01):137-141.

[72]  農村社會保障的立法模式:在理性與權威之間[J].北方經濟,2008(23):70-72.

[73]  就業風險與失業安全[J].經濟管理,2007(21):14-17.

[74]  人力資本與收入水平——關于外出務工農民的一個實證分析[J].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學報,2007(02):8-13.

[75]  高校貧困生:他們的生活、學業與心理[J].湖北社會科學,2007(03):168-171.

[76]  他們在擔心什麼:風險與保障視角中的農民問題[J].農業經濟問題,2006(02):26-35+79.

[77]  風險與保障:基于農村養老問題的一個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5(09):68-73.

[78]  反貧困與社會發展:關于農村扶貧開發的一個實證分析[J].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學報,2005(01):37-41+143.

[79]  農民的疾病風險與醫療保障:一個實證分析[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01):81-90.

[80]  現行制度安排下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參與意向[J].中國人口科學,2004(05):42-49+82.

[81]  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思考[J].社會保障問題研究,2003(02):593-608.

[82]  并軌過程中失業保險基金的支撐能力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2(05):41-48.

[83]  城市居民的社會安全網[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4):56-62.

[8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評[J].浙江學刊,2000(03):48-52.

[85]  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J].青年研究,2000(03):16-19.

[86]  費孝通實地研究方法探析[J].江蘇社會科學,2000(01):51-54.


三、主持項目

1.     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2020年委托項目湖北省退役軍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項目研究

2.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9年委托項目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平台數據挖掘研究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9年度面上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莊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基于EKC假說和湖北的證據

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2019年度規劃項目,城市化進程中被征地農戶生計重建研究:基于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

5.     武漢市民政局2017年度委托項目:“武漢市養老産業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研究

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計劃生育政策調整的社會影響研究,子項目:計劃生育政策調整的社會影響調查。

7.     湖北省殘疾人聯合會項目,湖北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管理研究。

8.     湖北省勞動監察大隊項目,湖北省勞動監察十三五規劃研究。

9.     湖北省人社廳項目,完善十三五湖北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10.   湖北國策彙文項目管理公司2014委托項目:湖北省國家電網員工福利研究

11.   湖北省發改委2014年項目: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态經濟帶沿江小城鎮建設對策

12.   湖北省人社廳2013年委托項目:西流發展規劃研究(2015-2020

13.   湖北省發改委項目,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沿江小城鎮建設對策研究。

14.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委托項目,地方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專題研究。

15.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1年度一般項目:農村社會管理體制研究:基于小農組織化視角下的實證考察

16.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2009年度規劃項目:風險與保障視角下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究

17.   主持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2007年度一般項目湖北農村醫療保障模式:基于農民疾病風險與保障需求的實證研究

18.   中國博士後第45批基金資助項目:農民養老風險與保障策略研究

19.   司法部2006年度項目:和諧社會進程中的農村社會保障立法研究

20.   湖北省教育廳十一五規劃2006年度項目:和諧社會進程中的社會保障立法研究

21.   湖北省教育廳助學辦委托研究項目:武漢高校貧困生調查

22.   湖北省就業局2003年合作項目: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與培訓

23.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研究生創新研究項目: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比較研究

24.   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MBA中心研究項目:中美MBA教育比較研究


四、獲獎情況

[1]   2011年獲湖北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序一)

[2]   2009年獲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教學研究項目二等獎(序一);

[3]   2007年獲第十屆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序一);

[4]   2005年獲中國農業經濟學會舉辦《農業經濟問題》創刊25周年征文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