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

發布者:陳意萍發布時間:2021-05-27

    (通訊員 羅岩松根據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研究生思政課、專業課課程體系方案》相關要求,以及為教育引導廣大研究生牢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斷奮鬥的理想信念,我院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研究生專業課教學,将學科内容與其緊密結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李白鶴老師講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專題》中,明确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了教學大綱,有計劃的推動課堂教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曆史過程,見證了我黨自建立以來不斷成長以及思想不斷進步和完善的曆史過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的偉大成果,是由一系列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戰略創新所構成的,深入貫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立場和方法。課堂上老師結合課程内容和學科特點,用具有針對性和親和力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解了關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讓同學們更好的了解其實踐方向和内在邏輯,将價值觀融彙在知識的傳授當中,引導學生增強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學會正确的思維方法。

在張佳老師講授的《國外馬克思主義專題》課堂上,學生觀看了大量關于國外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的視頻資料,進一步加深了對國外馬克思主要流派和特征的了解。張佳老師在教學中引入了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實例,通過引導讨論、案例辨析等方式,幫助學生們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既拓展了學生的學術視域,又加深了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理解。

此外,為讓學生了解當代中國政治哲學的價值資源、思想資源和實現路徑,破除學生對于當代中國政治哲學的誤解和偏見,啟發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思考和解決當代中國的現實問題,學院拟于今年邀請武漢大學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院長李佃來教授為我校“文瀾大講堂·新時代研究生思政金課”專題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