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邯 田建豐 王皓祎)2017年3月1日—3月3日,丹麥奧爾堡大學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與國際關系學刊》主編、我校客座教授李形應邀在我院開展“新興國家的崛起”系列講座。講座主題分别為:“新興國家的崛起(1)——國際秩序和主導權的變遷”、“新興國家的崛起(2)——相互依存主導權與國際秩序”和“社會科學研究、教學與寫作方法論”,講座分别由政治學系主任劉新華老師、副主任張敏老師和劉明周老師主持,部分老師和學生聆聽了本次系列講座。
在第一場關于“國際秩序和主導權變遷”的講座中,李教授首先談到了自身對于“Hegemony”的獨到見解,認為相較于傳統的“霸權”概念,“主導權”概念是更為合适的解釋。接下來,李教授從世界體系的曆史變遷入手,言簡意赅地分析了當下的世界格局現狀,同時引入了葛蘭西和考克斯等人的理論,詳細分析了美國怎樣建立主導權,建立了怎樣的主導權。其間穿插了豐富的曆史資料和案例分析,旁征博引,有理有據。随後,李教授進一步指出在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由維護其世界領導權逐漸變成單邊主義,而中國的崛起将是對美國的主導權提出的一次強有力挑戰。最後,李教授對于中美關系的未來走向提出了自己的判斷,認為在學者們預測的“世界的無秩序狀态”、“中國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現有秩序的重塑”等情形中,以中國為主導的新興力量推動現有秩序的重建将是最可能出現的局面。
第二場講座的主題由“國際秩序和主導權的變遷”推進到“國際秩序和主導權的相互依存”。李教授從世界秩序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世界無序、世界新秩序以及世界秩序的重建入手,深入淺出地分析了現存世界秩序所面臨的挑戰,同時指出以中國為主導的新興力量正在逐步崛起,努力尋求世界話語權。李教授認為,包括中國在内的新興力量雖然在世界經濟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這種經濟增長仍是建立在傳統能源消耗基礎之上的,因而亟需反思其發展進程與發展模式。中國在全球影響力日益上升的過程中,要逐漸尋求從世界規範的追随者轉變為規則制定者,樹立起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形象。最後,李教授對“中國崛起”這個話題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指出國際關系學界更願意用“中國複興”來形容中國目前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主導權就如世界經濟一樣是相互依賴的,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将推動世界秩序中不同國家的相互博弈,随着力量的轉移和重新組合,世界秩序将最終得以重建。
“社會科學研究、教學與寫作方法論”是第三場講座的主題。講座伊始,李教授梳理了中西方不同傳統。他指出,西方強調因果關系、線性路徑,進而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重視概念、定義和分類,而中國強調陰陽相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思維方式是綜合、包容和模糊的。李教授強調,在研究問題時,我們應盡量規避對個别觀點的争論,将重點放在論證觀點的分析推導過程上。在這一過程中,本體論、知識論、方法論這三者應該是一脈相承、合乎邏輯的。針對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四種主要範式——實證主義、闡釋主義、批判主義和建構主義,李教授結合具體案例分别對這四種範式的運用進行了分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論文寫作的基本方法,警示我們在研究時應該有方法論上的自覺。
在三場講座中,李形教授都與在場師生進行了熱烈讨論,一一解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并歡迎大家前往丹麥奧爾堡大學學習交流。此次系列講座内容豐富詳實,氣氛和諧融洽,進一步拓展了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師生的理論視野,追蹤了國外學術研究的最新動向,加強了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的對外學術交流,同學們紛紛表示學有所獲,受益匪淺。
李形簡介:
1962年10月出生,丹麥奧爾堡大學發展與國際關系學博士。現任丹麥奧爾堡大學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并擔任國際關系教學委員會主席。2012年與國際關系學院合作建立“中國與國際關系聯合研究中心”,同年創立《中國與國際關系學刊》,并擔任主編。2008年創建丹麥奧爾堡大學的中國學科教學科目,2012年創建奧爾堡大學與國際關系學院的雙學位聯合研究生項目。目前是北京師範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東北大學外國語學院以及本校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的客座教授并經常回國講課。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全球一體化和社會變遷、跨國資本主義、國際關系學和國際政治經濟、發展學理論和政治社會學、中國的崛起和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等。學術研究成果豐富,在國際和國内報刊以及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主編和出版了多部專著和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