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M•奧羅姆教授來我院講學

發布者:鄭盼發布時間:2016-12-05

(通訊員  郭美茹)122日下午230分,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安東尼•M•奧羅姆(Anthony M.  Orum)教授應邀在文沛樓五樓會議室開展了主題為“Power, space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cities”的講座。社會學專業陳薇老師、唐小晴老師,政治學系李格琴老師、張荊紅老師、羅雪飛老師,兩個專業的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參加了講座。本次講座由安東尼•M•奧羅姆教授主講,由陳薇老師主持,陳薇老師和唐小晴老師負責傳達翻譯。

  

講座内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以往城市研究和空間研究的一些反思。奧羅姆教授認為以往的理論過于關注社會結構的決定性作用,忽視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本身,很少對“人”的生活進行民族志式的研究,低估了“權力”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是對“權力”這一概念的界定,包括權力的性質,權力與社會生活現狀的聯系的性質,以及權力是如何總是使得一些群體被邊緣化。“權力”包括三種分類,第一種稱為領導者權力,領導者擁有強大的權力掌控一切;第二種稱為行政權力,在某個特定群體内以制定和實施一項政策的方式完成個人或群體意願;第三種稱為制度權力,制度權力總是以一種隐藏的方式存在,但卻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使其他人處于被控制的地位。第三部分是關于“權力”和“空間”的關系的解釋。奧羅姆教授講解道,空間有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之分,個人空間是連接個人的生活與工作的區域,公共空間則是個人與個人相互交流和溝通的區域。理想的公共空間是其中的每個人在擁有衆多共同點的基礎上更積極、更主動、更有共享性的溝通。空間是城市形成的基礎,也是權力發生作用的媒介:空間因為權力被分割、被阻隔。空間由人們自己基于社會關系進行設計和塑造,城市空間的劃分則是由擁有權威的官方通過文本書寫的方式确定,界定出邊界,劃分出群體,一些人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身份和尊重,成為被邊緣化的人,這種劃分導緻邊緣化群體人群的出現。

在最後的互動提問環節中,在座的師生積極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感想。問題包括“人的自主性如何與外在的權力相抗衡”、“地域黑是否是因為流動人口與城市空間的碰撞造成的”、“如何緩解被邊緣化人群問題出現”等,也有同學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抒發對本次講座的感想和心得。奧羅姆教授一一作答,并答應提供後續的理論研究幫助,現場氣氛活躍。通過本次講座,聽衆們深受啟發,并對中國的城市問題進行了新的思考。


學院新聞

    最新更新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