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駿研究員應邀到我院講學

發布者:鄭盼發布時間:2020-12-16

(通訊員 李檬)1029日晚,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香港科技大學博士李駿通過騰訊會議為我院師生進行了題為“青年研究與世代效應:量化分析方法三例”的講座。此次講座由社會學教研室唐小晴老師主持,社會學專業部分教師、全院部分本科生與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李駿研究員首先從“五四運動”100周年、全國青聯第十三屆委員會、2016-2025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的現實背景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問題的重要論述為開端談及青年研究的重要意義。進而談及青年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即青年應為年齡概念還是世代概念。這直接涉及到對于青年相關特點的分析應是年齡特質所帶來還是由世代差異而展開。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李駿研究員分别就“流動人口的精神健康”、“滬港兩地青年的排外态度”及“政治信任”的量化研究三例講解世代效應對青年問題的重要解釋力。

關于流動人口精神健康議題,以往的量化分析受限于年齡效應與世代效應的共線性問題,世代效應的解釋能力并不顯著,李駿研究員在研究中通過巧妙地處理,明晰了世代效應與年齡效應對精神健康的不同影響;在排外态度的世代差異分析中,通過對中國上海與香港的比較,從群體威脅、國家或地方認同等探究年輕人對移民的友好度的差别和原因,以世代效應視角的引入豐富了已有研究;有關政治信任問題,李駿研究員提及現有相關研究中在數據的分析方法中的缺漏,以APC(年齡-時期-世代)模型,進一步審視文化主義與制度主義進而分析政治信任的代際差異。

      講解結束後與會人員就國内外量化研究的現狀和前景、學科視角差異、學術訓練和考研深造等問題與李駿研究員展開了熱烈的互動交流。本次講座通過量化研究三例的細緻講解,使得與會人員更加明确在青年研究中“世代”是量化研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視角。也讓大家明确了數據分析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的重要應用價值,對于同學們熟練掌握應用過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理論視角起到了積極作用。

新聞中心

    最新更新
    最熱文章